国际商报记者 晏澜菲
在今年多场重量级展会上,外资企业一次次合作签署、一笔笔成交再次展现了中国超大规模市场的巨大需求。近年来,外商在华投资收益率稳定增长,是超大规模市场对一笔笔投资的最好回报。近日,外资企业陆续发布上半年财报,多个行业盈利喜讯频传。
欧莱雅集团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,集团销售额达224.7亿欧元(约合1864亿元人民币),同比增长3%;营业利润达47.4亿欧元(约合393亿元人民币),同比增长3.1%。
从地区看,北亚地区是欧莱雅唯一下滑的市场,不过中国大陆市场在二季度扭转了负增长的局面,在上半年实现了整体增长。从第一季度的略有下降逆转至第二季度约3%的增长,欧莱雅中国大陆市场所有部门均为正增长,皮肤美容和专业产品部门的表现尤为突出。
从去年中国市场业绩现14年来首降以及今年一季度延续负增长,到二季度增长3%,可以看到,欧莱雅的中国市场策略已初见成效。在今年3月举行的欧莱雅中国战略沟通会上,欧莱雅系统披露了深耕中国市场的策略,坚定“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”的方向,以研发、下沉渠道、人群细分等策略应对增长瓶颈。
欧莱雅首席执行官叶鸿慕表示,集团对下半年发展持乐观态度。“全球美妆市场正逐步回暖,我们预计这一趋势将在未来两个季度延续。”他透露,集团推出的“美丽跃升计划”初显成效。随着欧莱雅不断推出新的明星产品,以及下半年众多新品上市,该计划的影响力将进一步提升。
阿迪达斯发布的业绩显示,今年上半年,阿迪达斯公司总营收121.05亿欧元,同比增长14%;营业利润达12亿欧元,涨幅达70%。其中,大中华区收入增长13%,运营利润增长6%至4.81亿欧元。
数据显示,阿迪达斯公司大中华区的销售额增长6%至18.27亿欧元。生活方式品类表现强劲,运动休闲与经典系列均实现两位数增长,性能类产品收入亦同步提升,其中训练、户外及跑步品类均呈现两位数增长。
值得关注的是,阿迪达斯在大中华区的运营利润率保持稳定,达到26.3%,“跑赢”了欧美和日韩等市场。在这一方面,欧洲的数据为21.8%,日韩为24.1%。
业内人士分析认为,阿迪达斯在大中华区的高利润率是供应链效率、产品创新、渠道优化、营销精准化战略协同的结果。其核心逻辑在于通过本土化策略深度绑定中国消费趋势(如专业运动热潮与潮流文化),同时利用供应链和成本优势构建护城河。相比之下,欧美市场或受制于库存压力、价格竞争和渠道僵化,利润空间被持续压缩。
“业绩整体向好”是外资乳企今年上半年在中国市场表现的关键词,达能、菲仕兰、雅培、雀巢均实现了营收增长。
达能集团的上半年财报显示,销售额同比增长4.2%至137.37亿欧元,其中销量/组合上升2.6%。达能中国所在的CNAO大区(即达能中国、北亚及大洋洲大区)录得销售额约为20.17亿欧元,同比增长11.3%,其中销量/组合增长11.9%。增长更加明显的是二季度,CNAO大区录得销售额约为10.80亿欧元,同比增长12.4%,其中销量/组合增长13.2%。
达能首席财务官尤尔根·埃塞尔在业绩会上直言,中国市场对专业特殊营养产品的需求持续强劲,增长主要由爱他美奇迹系列拉动,市场份额持续提升。
有乳业分析师认为,目前达能线上业务已超过线下业务。同时,其特殊配方奶粉在中国市场份额占比排名第二,也拉动了达能整体营收和利润的增长。数据显示,今年上半年,达能集团专业特殊营养业绩增速较快,销售额同比增长12.9%至13.7亿欧元。
众和配资-众和配资官网-浙江股票配资平台-网上配资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