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24年我国太阳能电池产量达到6.8亿千瓦,同比增长15.7%。日常生活中,太阳能发电装置也越来越多。然而,网上有一种说法称“太阳能板会释放有害电磁辐射,对人体造成伤害”。这种说法有科学依据吗?近期,北京市科协、北京市委网信办等单位联合发布的“科学”流言榜对此进行了科学辟谣。
太阳能光伏电池是一种利用太阳光直接发电的光电半导体器件,外形为薄片状。它通过光伏效应将光能转化为电能,只要被一定照度条件的光照到,就能瞬间产生电压并在有回路的情况下输出电流。专家指出,“太阳能电池板”即太阳能光伏组件,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电池,不具备储电功能。从原理上看,由太阳能转化的电流在光伏组件中流动,类似电流在电线中的流动,带电粒子流动会产生电磁波,即电磁辐射。因此,“太阳能电池板”仅产生微弱的电磁辐射,而非电离辐射。
专家特别强调,太阳能电池板在发电过程中产生的是电磁辐射,而非电离辐射。电磁辐射包括无线电波、微波、红外线、可见光和紫外光等,无处不在,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的磁场。电离辐射则包括宇宙射线、X射线和来自放射性物质的辐射,2017年10月27日,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电离辐射(所有类型)列为一类致癌物。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许洪华表示,现在市面上常见的晶硅电池,太阳一晒,流动的是直流电,单个电池的电流密度很小。测试显示,距离电池板5厘米以上几乎测不出辐射,即使在5厘米以内辐射也很小。
专家还强调,即使在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时,太阳能光伏系统也只会产生极低水平的电磁辐射,这些辐射的强度远低于一般家用电器或通信设备。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公众磁场暴露限值为100微特斯拉,而光伏系统在工作时产生的电磁辐射远低于这个标准,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。此外,太阳能电池板主要产生光辐射和热辐射,这两种辐射在正常使用条件下通常可控且不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。
目前没有任何权威研究表明“太阳能电池板”的电磁辐射对人体有害。事实上,太阳能作为清洁能源,能够减少空气污染、改善环境质量,对公共健康利大于弊。
说到太阳能,我们在生活中最多接触到的恐怕就是太阳能热水器了。专家表示,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和“太阳能电池板”发电完全不同。太阳能热水器是将阳光直接转化成热能,中间并不产生电磁波,因此更加不用担心电磁辐射问题。
众和配资-众和配资官网-浙江股票配资平台-网上配资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